陨石是各种各样的天体物质,主要来自太阳系的小行星和彗星,也有少量来自火星和月球,还有更少些的太阳系外的物质。这些天体物质在闯入大气层时会与大气发生摩擦而燃烧起来,那些没有完全烧尽的,就是落到地球表面的陨石。一般来说,陨石的年龄都在46亿年左右,而作为太阳系中一颗很小的行星的地球,形成约45亿年,相比之下,陨石要比地球古老得多。按理说陨石会经常光顾地球,可是由于地球表面71%是海洋以及陆地上分布着大面积的高山和沙漠,因此能找到的陨石就显得非常少了。
要证明宁阳丑石是不是天外来石,有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测定成分。从事地质学研究的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周文安和他的助手对从宁阳星星山上采集的石头标本进行了成分测定,测定的结果让周教授十分兴奋。他介绍说:“它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在我们地球上都可以找到,但是现在这种结构我们地球上没有,与众不同。这样就可以看出来,它来自天外,而不是我们地球上本身土生土长的东西。仔细观察,丑石上面有拇指印,就像用大拇指摁了一下似的,实际上是它在天空和空气摩擦燃烧出来的坑。它上面有明显的三种矿物质——石英、赤铁矿、褐铁矿,它的大小、形状以及上面的矿石分布也都比较明显,这是个挺好的陨石标本。”退休干部王润安对石头特别感兴趣,他退休后一直在研究宁阳县的历史文化。据王润安介绍,在宁阳的县史中,“南落星”、“北落星”的村名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关于落星的神秘之说,王润安坚持寻找历史的记载,终于在《史记》年表中找到了这样的描述:“鲁庄公七年,鲁西北陨石如雨,与雨谐。”宁阳县堽城镇恰恰位于鲁西北,鲁庄公七年即公元前687年,距今已有2692年。
对于丑石中的石英脉和断裂现象,山东省地质科学院的张增奇研究员这样解释,这些丑石实际上是一次破坏比较强烈的断层角砾岩。专家分析这里发生了两次断裂,因此改变了星星山石头原有的面貌。
陨石因为年代久远了,宇宙带来的很多信息基本就没有了。所以,从科研这个角度来说,它不一定有很好的价值,但是从陨石文化,从研究历史、风俗的角度看,它是非常重要的标本。
“它上面有明显的三种矿物质——石英、赤铁矿、褐铁矿”
大荣子,我对这个不知道是否存在的教授,很无语。还有,建议你和那位“肚子里水很多,没事喜欢看云”的联系下,看能不能卖给他一些,赚钱了别忘请坛子里的兄弟吃饭。 叶知秋 发表于 2011-12-7 09: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木叶老师说的是对的。宁阳陨石群已经被国家级单位证明是普通泰山片麻岩了。
要是泰山片麻岩那就更离谱了
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上面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所谓的熔壳以及烧过的痕迹用60倍显微镜观察,里面含有很多漂亮的像石英材质, 是不是外太空的石头也含有很多石英,石英耐高温,材质硬,在坠落的过程中一部分被烧蚀,里面的基本没有烧透,就像烧红砖一样。否则上面的气印、烧过的熔壳怎么解释 各路专家及收藏爱好者前去看的也不少,各说不一。
很执着!:) 本帖最后由 晶玉坊 于 2012-1-6 18:28 编辑
目前最头痛的就是不能对陨石进行准确的定论!
就像湖南株洲的那个大铁陨石,有的说是陨石,有人说不是陨石,还有人说已经被人偷运到美国了。。。。等等,甚至其中还有几个非常知名的专家也在争论。。。。。真是众说纷纭呀!
其实,大家(包括专家)都是在根据已知的、已经定论的陨石来进行判定,难免会有误判、错判!这方面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宇宙万物,奥秘无穷。。。。。地球在其中连滴水都算不上。。。。想想其中的道理吧! 老师不敢当。
县政府不是鉴定陨石的机构。
各国权威是哪些,麻烦你说说看?
你所谓的权威部门又是什么部门?
我不删除你的帖子,发到鉴定版的,为什么要删?但发到交易版,一定会删! 切片看看,做个维纹看看不就行了 真看不出来是陨石,全国各地铁牛有几十个,还没听说哪个是真的,都是地方政府搞旅游做宣传用的,你这个我看一样 yibing510225 发表于 2011-12-4 16: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但从照片看,陨石的特征不明显。不过最好是化验一下成分,陨石什么情况都可能存在!
陨石什么情况都可能存在! 就平你这句话,我高看你一眼,是个讲科学,重事实的人,茫茫宇宙,具体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这宇宙里究竟有些什么物质更是不知,慢慢探讨吧! 化验一下成分就知是不是陨石了 外观不像陨石,到权威部门鉴定一下。一孔之见,请谅解。 反复看了几次图.应不是陨石.我们这边山头.路边到处都是.应专重专家旳评判.有问题应提出.不要听到不同意见就难过. 不是陨石。与火山。地质,自然,时间。地球的石头。不符合陨石特征。赞成木叶。 楼主好,为了便于鉴定请认真阅读后按鉴定版规发帖
中国陨石网★☆--- 鉴定版版规 ---☆★
http://www.qqyunshi.com/thread-159792-1-1.html
样品不是陨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