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香梅
发表于 2014-2-20 22:12:57
独钓寒江雪 发表于 2014-2-20 21:58
这么细的木化石,的确少见,何况还能把玩
这个石湖石棍如果是木化石,也早就成为人们的收藏品了,如果是生物沉积形成的也是不错的矿标,关键是它的来历不明,它不具备木化石和生物沉积的特点,它也没有现成的理论证明外来的,所以它的处境就这么尴尬,特别不招人待见。再次感谢您的欣赏!
眼镜蛇
发表于 2014-2-20 23:33:01
如果是钙磷铁镁陨星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被高温化为钙磷铁镁气态的状况下,遇到这些木棍时钙磷铁镁替换了木质结构后,形成的石湖石棍。就像水汽遇到寒冷的冰箱冷凝器一样,冰霜会凝结在冷凝管的外表上,形成厚厚的一层冰霜。
白雪香梅
发表于 2014-2-21 09:57:29
眼镜蛇 发表于 2014-2-20 23:33
如果是钙磷铁镁陨星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被高温化为钙磷铁镁气态的状况下,遇到这些木棍时钙磷铁镁替换了木 ...
这样的话木质的纹理会得以保存的,那些细如发丝的石棍就不成立了,还有多孔状、块状的也不成立的。感谢您的思索,如果可能,您可以查阅《高校地质学报》2009年12月王鹤年教授的论文《太湖冲击坑溅射物的发现及其意义》,这篇论文的立足点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但它的数据是科学的严谨的无可争议的。2013年南大太湖陨石坑的研究项目得到了中科院的批准。我们找到黑色的焦炭状的木棍,它的分量是轻的,上面的冲击纹理非常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