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宝苏州湾
在我们第三次到石湖捡石棍时,我们就对石湖景区很少有石湖的原土感到困惑。在与做保洁的当地阿姨交谈后才知道:石湖的原土在大规模清淤时,大多作为修公路和建筑回填土卖掉了,石湖堤坝上的土大多是重新购入的建筑垃圾。看来我们能在石湖捡到石棍,纯属瞎猫撞到死老鼠般的幸运。我们不由得将目光瞄向石湖南面,东太湖边正在新建的苏州湾。 苏州湾地处吴江与东山之间的东太湖,是苏州正在全力打造的一个立足于太湖开发的现代科技新城。 昨天中午,我们拜访了仰慕已久的中国地质学权威,李四光的学生孙绳宗老师,孙老师对地球矿物学的知识就像一本活字典,他是少数能把科技变成生产力的专家,中国的单晶硅、人造宝石的生产,都是离不开他的贡献。他兴致所致的一个研究,就解决了胆结石的形成机制,从而推动了胆结石症的治疗,孙老师的研究是不受学科的限制的,就像他在北大读了三年的外语,因为崇拜李四光改读地质,从文科生变成理科生一样,任何学科在孙老师眼里只有兴趣二字。他只看了一眼,用手掂了掂,就说出我捡到的一块只有十几壳重的、像白金一样的物质是单晶硅,并说出单晶硅比重低、硬度大等特性。我都不敢问孙老师单晶硅的外表会不会有熔珠?单晶硅在当初是高科技产品,尽管现在中国的单晶硅产能已经过剩,谁会将单晶硅扔到太湖里呢? 告别孙老师后,我们决定向预定的目标苏州湾出发。在离吴江不远处有一大片工地,我们猜想这大概就是苏州湾了,否则在苏州很难有这么大的项目。我们不顾四处的泥泞,把汽车停在工地边后,向着远远望见的、靠近太湖的、翻开的泥土出发。仿佛是像打招呼一样,一个多孔状的菱铁矿石块出现在我的脚下,这让我们信心倍增。但在随后的行进途中,菱铁矿石棍石块并不多,而且大都是氧化严重到一捏就成橘红色的粉末。在泥泞的泥土里搜寻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决定换个方向前进。 我们前进时不断遇到挖开的深水沟,只能不停地绕行。在这片茫茫的翻开的土地上,到处是灰烬,偶尔有没有燃尽的黑炭,有的密密的圈层结构,仿佛诉说着它曾经是原始森林里缓慢生长的老树;有的呈放射状张开的模样,似乎想向我们再现它们遭受的瞬间。表面有着黄色氧化层的菱铁矿石块、石棍,就像铁证如山的罪魁祸首,夹杂在灰黑色的灰烬中,格外醒目。我们这次前进途中捡到的菱铁矿石块、石棍,含铁量非常高,手感沉重,比石湖石棍还要沉,石块、石棍的撞击声清脆得和金属完全一样。 就在我们背着、拎着沉甸甸的菱铁矿石棍、石块,拖着沉重的、沾满粘土的脚步,往回走的时候,Q君手上捏着的起子上吸着的磁石,被一块黑红色的石头牢牢的吸住了。Q君大声叫住了已经走远的我。这块石头很沉,它有着很强的磁性,这也是我们在这片土地上遇到的唯一有磁性的东西。Q君背上这块石头,在我帮助他背上肩的时候,Q君的手套夹在了背包背带和肩膀之间,Q君用力一抽,手套指被生生地扯断了。我把所有的菱铁矿背着,两人缓缓地往回走,一路走一路不时地歇歇。 回家后,Q君不顾劳累,立即把那块石头清洗,石头放进水里,水的颜色变成了那种硫化物特有的鲜艳的橘红色。我用放大镜惊奇地看见,这块石头表面的黑色,是由一个个熔珠组成的。它又会是什么呢?没想到苏州湾探宝会带给我们一个更大的问号。
白雪香梅版主的钻研精神值得学习!
拜读完探宝有一想法:石湖边工地钻探出的样品是否可以参考! lrzx6969 发表于 2014-2-22 18:32
白雪香梅版主的钻研精神值得学习!
拜读完探宝有一想法:石湖边工地钻探出的样品是否可以参考!
感谢6969版主的积极支持!就是有些不明白版主要工地钻探的样品参考什么?
信念坚定、契而不舍。白雪老弟在寻陨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真是值得敬佩和学习。祝马到成功! 北京老葱 发表于 2014-2-22 19:47
信念坚定、契而不舍。白雪老弟在寻陨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真是值得敬佩和学习 ...
感谢老葱大哥的支持!我在鉴定版发的一个鉴定贴它到底是什么,还没有得到大哥的指点,愿老葱大哥不吝赐教!
6969版主的 意思是不是请你发布照片让大家一睹成果。 一直想问这个问题,6969版主提出来了,石湖地质层很重要,钻探岩心可以反映出湖底各个地层中的土层,砂层及岩石层分布,是判断地质结构的最直接的样本,另外,可以判断湖底的基岩到湖面的全部地质状况,湖面到湖底基岩的深度有多少,可以判断陨击坑有多深直径有多大,如果采集到这些样本,对于研究石湖石棍非常有用,并且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白雪香梅 发表于 2014-2-22 19:35
感谢6969版主的积极支持!就是有些不明白版主要工地钻探的样品参考什么?
7楼眼镜蛇版主解释很详细、很专业!
当量 发表于 2014-2-22 21:54
6969版主的 意思是不是请你发布照片让大家一睹成果。
哈哈,元老是不是想看Q君找到的那块石头上的熔珠,我可没说!
眼镜蛇 发表于 2014-2-22 22:12
一直想问这个问题,6969版主提出来了,石湖地质层很重要,钻探岩心可以反映出湖底各个地层中的土层,砂层及 ...
感谢眼镜蛇版主的详细解答,我们去的工地都是清淤工地,没有打桩的钻探岩心,5、6米的地层都清晰可见,我们去年九月已经带南大谢志东教授去现场勘查,现在孙绳宗老师也提出要去看现场。可以说太湖、石湖有一个共同点,湖水是直接覆盖在黄土之上的,这些黄土层深不见底,苏州考古所今年想在太湖中选一个地方,考证失落的太湖文明,结果钻探了许多点,得到的都是细密的黄土。这也是太湖不断清淤的原因,这些土是修路的最好材料,成本又低。
lrzx6969 发表于 2014-2-22 22:26
7楼眼镜蛇版主解释很详细、很专业!
是的!眼镜蛇版主确实很专业。
当量 发表于 2014-2-22 21:54
6969版主的 意思是不是请你发布照片让大家一睹成果。
我没有专业的相机,上次鉴定的图片是请摄影师拍的,现在只能随便发二张。这块石头切开后,我测了比重3.54,质地细密,没有金属的银亮色,结构似乎有分层,但有几条细细的裂纹斜切过分层面。断面口比菜刀还要锋利。
白雪香梅 发表于 2014-2-23 09:21
感谢眼镜蛇版主的详细解答,我们去的工地都是清淤工地,没有打桩的钻探岩心,5、6米的地层都清晰可见,我 ...
感谢香梅版主的详细情况介绍,黄土层和砂土层是洪水和雨水带到石湖的淤积物,目前就6至8米的土层剖面,不足以反映陨击坑需要的基本资料,只能反映湖面一很小部分的淤积剖面。如果要确定陨石坑,必须有坑底基岩和各个岩土层的详细地质资料和岩土标本。
眼镜蛇 发表于 2014-2-23 11:38
感谢香梅版主的详细情况介绍,黄土层和砂土层是洪水和雨水带到石湖的淤积物,目前就6至8米的土层剖面,不 ...
谢谢眼镜蛇版主的认真讨论!从太湖流域全新世土层普遍出现菱铁矿石块、石棍、疙瘩、球珠,以及大量的灰烬层,可以直观地看到太湖地区在全新世发生过大规模激烈的燃烧、爆炸,从太湖流域地质结构相对稳定,下扬子板块没有发生重大变迁,可以判断太湖地区全新世的燃烧、爆炸,面广量大,冲击力弱,没有影响到地质构造。而从太湖流域早期文明的中断、退化现象也不断被考古界证实。从太湖的卫星图看,太湖的地貌符合陨石坑的构造,那么形成地貌的陨石发生在远古,形成太湖的冲击发生在全新世,这就形成太湖陨石坑论证复杂、困难的地方。而同一个地方多次被大规模陨击,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深思的问题。
在香梅版主及多位科学家的努力下,感觉到太湖陨石坑的证据越来越充分祥实和灵动。对大规模的木碳及木碳灰、粉值得好好研究。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