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石棍捡拾记
2014年春节期间,我们依次拜访了石湖石棍的发现者、太湖陨石坑研究的民间推动者王来金和王家超先生。王来金先生介绍了王鹤年教授对太湖陨石坑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在徐老师回答太湖菱铁矿石棍时提到:太湖菱铁矿石棍不在陨石的谱内。而王鹤年教授正在进行科学的计算,编写太湖菱铁矿石棍的谱,其中的许多重要数据也得益于紫台的帮助,南大将对整个太湖地区的地质地貌做一个彻底的普查。在王家超先生的家中,他向我们展示了重新打磨过的石湖石棍,磨掉了黄褐色的聚变双晶表层后,菱铁矿显露出碧玉一样的绿色,虽然不像玉石那样透明,却有一种金属般的光泽和质感。石湖石棍和太湖石棍的主要成分都是菱铁矿,它的含量在90%以上,其实确切地讲它的成分是菱钙镁铁矿,分子式是Ca0.1Mg0.33Fe0.57(CO3),由于镁的存在因而它的颜色像碧玉。相比之下我们在太湖找到的石棍比石湖石棍要细短小得多,这让我们萌生了去石湖捡石棍的想法。 石湖的清淤工作早已结束,石湖现在变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生态公园,新修的几条长堤和拱桥像一条条长虹,静卧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西面的上方山和远处的七子山倒映在水面,让人产生恍若西湖的感觉,石湖的湖水要比西湖更加清澈,环境更加清幽。我们来到石湖公园,无心欣赏那美丽的景致,眼睛紧盯着草地、新植的树塘边。一路寻觅一路走,来到了湖中最长的长堤上,走过了半条长堤也一无所获。眼看天色向晚,我们只得往回走,在长堤的另一面,Q君终于有了新发现,这真是一个好的开端,随后我们不断地有所发现。太阳已经挂到了上方山上迦楞寺的塔尖上,我们心满意足地带着捡到的石湖石棍,沐浴着夕阳的余晖,拖着疲惫的脚步,意犹未尽的离开石湖。石湖公园的门口新开了许多餐饮店,路过时飘来阵阵菜香,我不禁感到饥肠辘辘。那天正好是情人节和元宵节,前来就餐的新老情人们络绎不绝,我们则用自己的双手捧着情人节的礼物,迎着初升的正月十五的月亮,意兴阑珊的踏上回家的滚滚车流。 第二天阳光明媚,我们决定从石湖的南大门开始寻找。刚从车上下来,踏入树林,Q君就有斩获,而我则遍寻无果。越过一座拱桥,我在草地上捡到了一块黑色的透明的天然玻璃,我们在太湖捡到过褐色的透明的和粉绿色、淡绿色的不透明的天然玻璃,石湖和太湖的天然玻璃与雷公墨、捷克玻璃有很大的区别,它们的数量十分稀少,体型不大,外形都棱角分明,没有雷公墨和捷克玻璃的那种褶皱纹理,在阳光下它们都色彩斑斓、熠熠生辉。再走过一座大拱桥,在那里的树塘下我们发现了石湖石棍的富集地。徐老师讲过陨石富集的机制,赵哥发现了罗布泊陨石富集区,如果不是富集区,化再大的力气也是枉然,如果发现了富集区,一定不能轻易放过。我们在石棍富集的树林里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寻找。我在一片灌木丛边看见一个圆点,我用一个手指一挑,这个圆点没动,我忙用起子将圆点周围的泥土拨开,想拔出石棍,这个石棍居然拔不动,我只得左右摇晃才将这根石棍拔出。哈哈!这居然是一个三叉戟的石棍,真是少见。 就在我们捡得欢的时候,一位老太太好奇地问我捡什么?我说是石头,老太太一定要打开我的塑料袋看,看过后说这不是树棍么。这让我体会到有时候讲真话未必有人相信,而眼见的受到一个人知识的限制,形成的看法也未必都是真的。就像这位老太太那样,她只认识树棍,即使她的手托住了我的塑料袋可以感受到重量的不同,她也只相信眼睛的判断,而不愿相信我的话和她的手感。在我们捡拾石棍的树林里有很多与石棍相似的树棍,而我们已经练就了一眼就能分别的能力,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是没有区别的。当然石湖和太湖的石棍到底是什么东西,不是我们说了能算数的,这一定有赖于科学家的研究。就像许多人宁愿相信书本的理论,也不愿相信自己的现实一样。我则既相信书本的理论,也相信自己的亲身实践。书本的理论通过每个人不同的实践得到新的补充,才能不断完善,成为一个科学的学科。
运气真不错
表面聚片双晶的物质是什么?白雪版主。
可能是菱钙镁铁化木,与硅化木有同工异曲之妙!
男子汉 发表于 2014-2-19 07:56
运气真不错
是啊!都已经过去十年了,居然还能有所发现。愿这份好运也带给您!
love20075 发表于 2014-2-19 09:08
表面聚片双晶的物质是什么?白雪版主。
聚片双晶或者聚变双晶,在石湖、太湖菱铁矿石棍的表现就是:表面都有排列整齐的人字形片状,由于含铁量过高,在离开相对封闭的原土层后,很容易氧化。我们要找到淤泥与黄土之间的那层原土才能有所发现。
眼镜蛇 发表于 2014-2-19 09:40
可能是菱钙镁铁化木,与硅化木有同工异曲之妙!
最早林杨挺主任也是持这样的观点,在2009年12月16日央视科技之光栏目《它到底是什么》里,专家于昊也给出了生物成因的答案。就菱铁矿产出的地层而言,它处在一万年之内的全新世,没有一种生物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演变得了。于昊就是研究古生物专业的,后来他也改变了看法。我相信林主任也一定改变了最初的看法,否则南大的立项不可能获批。
三叉戟漂亮。
有cai:lol lrzx6969 发表于 2014-2-19 10:20
三叉戟漂亮。
有cai
感谢6969版主的赞扬!
好运气,运气是给又准备的人的:D 戈壁顽石 发表于 2014-2-19 12:14
好运气,运气是给又准备的人的
真是好运气!在我们是否要带谢志东教授和王来金先生去看我们的太湖发现地时,我们有过犹豫,事实也是谢教授和王总后来都是直接去现场,王总在我们带去的发现地也找到了不少特别的物质。我们能找到石湖石棍或许也是冥冥之中量大福大的回报吧。
过眼浮云 发表于 2014-2-19 12:58
那个三叉戟真的很特别!没有上手,光从外表辨别和干枯的树枝没有区别。如此,在野外遇到孤零零的 ...
浮云元老真的一定要踢一脚,如果踢飞了就让它随风而去,如果脚踢疼了,就一定要捡起来。感谢您的祝福!也愿这好运带给您!
本帖最后由 眼镜蛇 于 2014-2-19 15:57 编辑
白雪香梅 发表于 2014-2-19 10:07
最早林杨挺主任也是持这样的观点,在2009年12月16日央视科技之光栏目《它到底是什么》里,专家于昊也给出 ...
本人曾多年多次考察过几处硅化木形成的地方,也观察过几处地方的化石,按照现有化石成因的理论,确实无法难圆其说,无法解释。骨骼类化石,大都在黄土层与红土层之间的土层中,植物类化石大多在方解石岩层和砂岩层之中,这说明没有真正找到化石形成的原因,一般硅化木大都在山坡和环形山外圆的周围。本人感觉化石成因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有可能就是陨击形成的。所以,感觉到石湖石棍因该是陨击形成的钙磷镁铁化木。
黄土和红土层中骨骼类化石标本露头
眼镜蛇 发表于 2014-2-19 15:55
本人曾多年多次考察过几处硅化木形成的地方,也观察过几处地方的化石,按照现有化石成因的理论,确 ...
植物化石露头区
眼镜蛇 发表于 2014-2-19 16:00
植物化石露头区
我收藏的硅化木标本